2025年8月28日晚间,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教授王德威作客永利集团官网,开展了一场以“写在南方之南 华夷风土与当代文学”为题的精彩学术演讲。本次讲座系“永利集团官网人文社科至善大讲堂”第151讲,由社科处、yl6809永利官网、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。来自各院系的2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,现场座无虚席,学术氛围浓厚热烈。讲座由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邹振东教授主持。


讲座开始前,邹振东教授向王德威教授表示了热烈欢迎,并隆重介绍了王德威教授的学术成就。王德威教授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暨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,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、比较文学及文学史研究,也是目前全球学术界公认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顶尖学者。他提出的诸多观点,如“没有晚清,何来五四?”“被压抑的现代性”“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”等都曾成为学术界长盛不衰的焦点话题。

王德威教授从“华语语系”(Sinophone)这一关键词出发,梳理了其理论发展脉络,从梳理史书美、石静远到葛兆光等学者的相关论述入手,逐步构建出一个超越国族界限、关注语言、文化与身份流动的文学研究框架。他特别提出“华夷风”这一富有张力的概念,将“风”理解为声音、风气、风俗、风土等多重意涵,强调华语文学在中原与海外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动态关系。
紧接着,王德威教授以“潮汐、板块、走廊、风土”四个关键词为线索,深入剖析了新南方写作的地理与文化特征。他从海洋想象、地质板块的隐喻、民族走廊的流动性与风土神话的交织等方面,结合林棹《潮汐图》、黄锦树《民国的慢船》、霍香结《铜座全集》等作品,展现了南方文学中异质、临界、野性的美学特质。

王德威教授进一步指出,“新南方”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,更是一个认识论的空间,它打破南北二元对立的传统框架,延伸至华南、南洋乃至更广阔的海洋世界。他强调,应重视港澳、台湾及东南亚华文作家的创作,将其纳入新南方论述的视野中,以真正实现“南方之南”的学术理想。
最后,王德威教授以“跨越、逾越、穿越”三种书写与阅读立场作为对未来华语文学研究的展望,鼓励学者和创作者突破畛域、挑战规范、创造异质空间,从而在全球与地方的张力中开辟新的文学可能。
提问环节,现场师生踊跃交流,王德威教授就“‘南方之南’与‘全球南方’的关系”“南方文学的东南亚视角”等问题做出了精彩的回答。

邹振东教授代表在场师生对王德威教授的精彩演讲表达了感谢。用“勇气”“悲悯”和“眼界”三个关键词来总结王德威教授带来的这场学术盛宴。他指出,王德威教授的讲座视野宏阔、具有思想锐度,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、象外之象,带给我们以学术研究方法论上的重要启示。

最后,yl6809永利官网党委书记黄宇霞为王德威教授颁授了“至善大讲堂”纪念牌,并再次表达了师生的诚挚感谢。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。



出席讲座的嘉宾还有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刘剑梅、助理教授马筱璐,厦大厦门校友会中文分会会长杨敬亭,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况,永利集团官网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晓红,yl6809永利官网主任徐勇,永利集团官网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羽、刘奎等。
文:杨云超、林初晴
图:庄华